第(1/3)页 府试第二场考杂文。 初六拿到试卷一看就笑了。 题目是:“礼云玉”。 许多考生拿到题,肯定会大眼瞪小眼,弄不懂这三个字的意思。 初六却很清楚,这是个截搭题。 府试中的截搭题,一般都出简单的,就是在四书中选取某一句话,中间截一个词。 比如初六做过的一道模拟题,题目叫“顾鸿”,就取自《孟子》中“王立于沼上,顾鸿雁麋鹿”之句。 “礼云玉”出自《论语》中的“礼云礼云,玉帛云乎哉”,属于前后句截搭,难度增大了点儿。 就这题,铁定刷掉一大批考生。 破此类题,首先要找到出处,理解原文含义,然后将截取的不同部分的文字含义进行有机结合,紧扣孔孟之道确定中心思想。 心中有了文章清晰的轮廓,确定好中心思想,初六开始列提纲。 检查提纲无误,然后在草稿上写文。 好文章需得千锤百炼。 反复推敲与修改,不知不觉中到了中午。 初六搁笔吃了点东西,又修改了一遍,然后誊写在试卷上,摇铃交卷。 走出考场,初六的脚步显得格外轻盈。 他把文章背出来,文澜沧听后也是赞不绝口,说这篇文章能进前十。 等苏彪出来,说了文章大意,也得到文澜沧的肯定。 回到客栈,文澜沧又辅导他俩策论。 在他心中,两个弟子已经过了第二场。 ······ 第二场放榜,榜上只有一百八十六人。 初六第一,苏彪第三。 宣邑县只有五个人上榜,除了他俩,还有赵绍、李硕、金睿泽,但名次都过百。 次日,是府试第三场考试,也是最重要的一场,考试内容是策论。 策论就是建言献策,考教的是考生对国家大事的洞察和见解。 这场需要连考两天,要在考棚过夜。 考验的不仅是学识与才情,还是体力与意志的挑战。 这可是一场硬仗。 策论总共三道题,一道是关于水利建设,一道探讨重农抑商的利弊,一道关于边疆稳固。 看到这三个题,初六不禁轻叹一声。 第(1/3)页